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安健科技WR-3D悄然入駐北京協和醫院
發布時間:2024-02-10

在北京協和醫院成立100周年的紀念會上,有這么一句話:有一種力量,有一種做事的選擇和方式,雖不大聲,但綿延,自成宇宙。

1923年,美國《時代周刊》回顧洛克菲勒基金會成立以來的10年之路。除了驚人的撥款數字,就是它在發展中不斷鎖定的中心主題:為全人類的健康。而聳立在這個主題兩旁的是兩大偉績:一個在美國,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另一個則在中國,是PUMC——北京協和醫學院。20世紀40年代,湯佩松在清華大學創辦農學院時提出的目標是:“清華農學院應當辦成中國農學界的PUMC。”1951年,新中國政府接管協和時指示:“協和醫院在亞洲乃至全世界都很有名望,我們一定要把它辦好,辦不好影響不好?!?

可以說, “一部協和史,就是半部中國現代醫學史。”百年協和的激蕩歷史,見證了中國現代醫學的滄桑巨變,在這座醫學圣殿和大師搖籃里,走出了一個又一個學科奠基人和行業巨擘,書寫了不朽的傳奇和輝煌。
憑借著安健科技在數字化X線技術領域的創新突破,北京協和醫院快速達成設備采購計劃,僅用9個月時間完成設備快速招標采購。龍年伊始,北京協和醫院設備機房準備完善,安健科技技術與客戶服務團隊,團結協作,歷時10天,在協和醫院的標準之下,高效完成了負重位錐束斷層多功能X線機的設備安裝、調試與運行。

入駐協和醫院的WR-3D負重位錐束斷層攝影系統,是目前全球首個基于航艙式的2D+3D一站式檢查設備。利用錐束X光成像技術,WR-3D系統支持檢查患者在站立位下完成三維掃描與三維重建。患者只需在站臺上低速旋轉一周,即可獲得掃描部位的三維影像。WR-3D相對于立位平片,彌補了由于擺位和投照導致的組織重疊問題,而相對于臥位CT、MRI,則解決了無法真實反映患者在自然承重下的關節受力問題。不僅于此,WR-3D還是一款超低劑量的三維掃描與重建系統,劑量僅相當于常規MSCT的10%-20%,方便患者隨診觀察。
據悉,安健科技與北京協和醫院的緣分開始于2023年的春天,從第一次溝通洽談,“WR-3D”的產品表現力就獲得了專家的高度認可。
同時,安健科技與協和醫院也開啟了聯合創新,針對心血管等相關高發疾病,進行了多模態影像學科研成果開發計劃。安健科技的創新技術平臺與北京協和醫院強大臨床科研能力平臺的雙向結合,利用數字化X線攝影時間成像、功能成像的技術特征,結合AI智能算法,有望在心血管等相關高發疾病領域建立一種全新的、安全、高效、無創的影像學評估方式。如今,醫工融合創新已然是推動行業學科發展的利器,相信在協和醫院專業的科研團隊支持下,將誕生更多高質量的科研成果,助力臨床精準診療。
從2002年到2024年,安健22年聚焦X光技術創新領域,十年磨一劍,磨出中國第一臺自主研發探測器。十年再磨一劍,磨出中國第一臺國產動態DR整機、中國第一臺航艙式負重位錐束斷層X線攝影系統、中國第一臺移動床邊動態功能成像X光機。過去的二十年的經驗和智慧告訴我們,聚焦、專注和融合開放是實現創新的必由之路。以臨床為中心,朝無人區探索、在無人區探索,深深海底行,是實現技術創新的不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