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由廣東省醫學會主辦,廣東省醫學會影像技術分會數字學組攜手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共同承辦的“廣東省醫學會影像技術分會數字學組的學術會議”在廣州市南湖湖畔酒店成功舉行。本次會議吸引了超過180名來自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員參與。
大會以“融合成像、數智未來”為主題,邀請廣東省內頂尖醫院臨床科室及影像技術領域領軍人,與大家分享最新的功能成像、融合成像、人工智能在臨床中的應用,探討如何利用融合成像,人工智能、讓影像技術走向輝煌的未來。
本次會議邀請到廣東省醫師協會醫學影像技師分會主委、廣東省人民醫院鄭君惠教授;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骨科大主任劉斌教授;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關節骨科史占軍教授;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影像診斷科主任文戈教授;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影像診斷科陳衛國教授;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影像診斷科副主任秦耿耿教授;清華大學出版社編輯部主任孫宇博士、清華大學出版社編輯部主任唐芳芳博士,以及各醫院影像技術的學術帶頭人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楊旭峰教授;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胡輝軍教授;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鐘鏡聯教授;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彭康強教授;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林志超教授;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宋玉全教授;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林建華教授;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張海南教授;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朱棟梁教授;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黃健威教授;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陳松教授;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馬樂教授;北京大學深圳醫院馮飛教授;珠海市人民醫院陳海東教授;東莞市人民醫院張玉蘭教授;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簡潤強教授;視源健康侯永和教授;廣州市番禺區中心醫院梁瑞冰教授;廣州市番禺區中心醫院李耀國教授;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劉瑋璐博士;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羅嘉明教授;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周新韓教授;深圳市人民醫院于江波教授;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鄒海波教授;安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華南大區營銷總監顏杰先生;安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國市場部總監郭亮先生出席會議。大會開幕式由廣東省醫學會影像技術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南方醫院技師長蔡裕興主任主持,廣東省醫學會影像技術分會主任委員康莊教授、數字學組組長林建華教授、影像診斷科文戈主任及秦耿耿副主任等領導出席并發表致辭。他們對數字學組近年來的工作成績給予了高度評價,并鼓勵年輕一代繼續努力、不斷進步,在攀登高峰的征途中銳意進取,為推動廣東省影像技術的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在會議過程中,眾多專家學者就其研究成果及臨床實踐經驗進行了分享,內容涉及影像技術的多個先進領域。
廣東省醫師協會醫學影像技師分會主任委員鄭君惠教授詳細講解了《成人肩關節、髖關節、骶髂關節、膝關節、上下肢DR規范化檢查成像技術及攝影要點》,并介紹了相關體位的攝影要求。

外科專家劉斌教授與劉瑋璐博士分別就《脊柱外科對DR攝影的需求》和《下肢關節置換術前與術后的X線攝影標準》發表了專題報告,提出了常規攝影的嚴格要求。
馬樂博士基于乳腺鉬靶攝影,分享了《基于X線影像的乳腺癌風險預測模型構建》。
安健科技市場部總監郭亮先生介紹一種基于立位下的三維成像技術與功能成像相結合,探討了《立位錐束斷層成像與功能成像新技術的臨床應用價值》。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宋玉全教授提出了一種肺功能評估的新方法,通過《基于胸部動態DR影像肺功能評估的臨床應用研究》來展示應用價值。
此外,楊旭峰教授分享了《數字濾線柵在胸部DR攝影中的臨床應用》,與傳統的濾線柵進行了對比。
林志超教授則關注新生兒輻射劑量的問題,介紹了《新生兒床旁DR胸部攝影周圍環境輻射污染防護策略研究》。
李耀國教授探討了《智能調度在放射科檢查預約中的應用》,解決了登記臺的預約問題。
羅嘉明技師針對拼接出現的問題,分析了《DR全脊柱拼接成像常見問題分析》。
作為大會唯一受邀的制造商,安健科技在大會上帶來了立位錐束斷層融合技術和功能成像技術的最新進展。WR-3D(立位錐束斷層成像技術)是安健科技基于數字化X線攝影技術的重大創新,它實現了立位狀態下的全身三維掃描與重建,解決了傳統CT、核磁等設備在立位三維成像方面的技術難題。WR-3D的三維影像信息能夠全面呈現被檢查部位在多個角度下的解剖結構,有效避免了二維影像中的組織重疊和解剖結構難以分辨的問題,為醫生提供了更加直觀、準確的診斷依據。此外,WR-3D還具備AI自動測量功能,能夠精確測量脊柱Cobb角、椎體偏移/旋轉、多項膝關節相關參數等關鍵信息,為脊柱側彎、膝關節置換等疾病的評估和治療提供了精準的影像學信息,給臨床精準診療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此外基于動態數字化X線攝影技術,安健科技的功能成像技術也在大會大放異彩,通過動態透視的方式觀察人體組織,提供豐富的信息學信息。通過DR設備的動態成像特點,可以天然的適合功能成像領域的學術研究。相關應用可以體現在肺部、橫膈、心臟、關節、椎體等運動比較明顯的器官上。在肺功能,可以通過測量呼吸流速、流量分析、肺部通氣功能分析等,直觀地展現出患者呼吸過程中的通氣異常區域,對通氣異常及COPD患者提供影像學診斷全新的技術手段。對肺部進行血流灌注分析,來實現在無造影劑條件下對肺栓塞進行評估。此外還可以應用于骨骼運動方向研究,例如頸椎運動功能成像,骨折修復后愈合狀態的評估等。從前做CT甚至拍磁共振才能獲取的器官功能信息,現在拍個平片就能看到,這讓DR產業在形態學診斷的基礎上完成了一次“進化”。安健科技的這些創新成果不僅實現了自身創新成果的成果轉化,本次受邀參會也是獲得臨床的認可,未來安健科技也將以臨床應用為核心,堅定不移地在X線領域深挖探索,提高檢查效率,提升診斷精準性,提高病人臨床體驗,為臨床醫學影像精準診療實現創新突破。